什么是信用、征信和信用报告?

2018-08-29 冯倩
什么是信用、征信和信用报告?

个人信用在日常生活、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很重要,在个人经济生活中尤其关键,信用不良会影响到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,最常见的就是银行贷款会受限或被拒贷。

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与个人信用相关的几个名词:信用、征信和信用报告,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,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作用,因此往往会因为征信不良而出现信用卡无法继续使用,房贷被拒等情况,那么,这些词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?

一、什么是信用?


信用主要是针对于个人或企业而言,是指在交易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,另一方向其提供资金、商品或服务的行为。简单来说就是“借钱还钱”,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常说的“讲信用”,即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。

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,是难得易失的,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信用,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。同样,在经济生活中,一直保持良好的信用,会积累很多正面记录,一旦出现诸如信用卡、贷款逾期不还等不良记录,个人信用就会大打折扣。

二、什么是征信?


征信就是专业化的、独立的第三方机构,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,依法采集、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,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,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如银行等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。也就是说,征信是通过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,客观记录人们过去的信用,帮助预测未来是否履约的一种服务。

在中国,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(简称征信中心)是建立“信用档案”,并为各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专门机构。举个例子,小A去农业银行申请购房贷款,银行的征信对象就是小A,而且农业银行可以通过征信中心,查询到小A在其他银行贷款等行为的信用记录。征信的出现,避免了花费长时间审核其他材料等复杂程序,节省了时间,提高了效率,申请人也省时省力。

三、什么是信用报告?


信用报告记录是指借债还钱、合约履行、遵纪守法等信息,是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。信用报告可以帮助交易伙伴更好的了解自己,尽快做出是否进行交易的决定。可以说,信用报告就是“经济身份证”。

个人信用报告广泛应用在商业银行贷款、信用卡审批和贷后管理中,还用于任职资格审查、员工录用等许多活动中。比如,申请购房贷款时,银行会通过征信中心查询申请人的信用报告记录,如果记录良好,贷款等业务办理会很顺利,如果有不良记录,就会影响银行对申请人的信任程度,因此降低贷款额度,甚至被拒贷。很多员工入职时,尤其是国家公务部门等机构,入职前会有任职资格审查,也包括查询员工的信用报告记录,信用良好才会被顺利录用。

 

所以说,良好的信用记录是很重要的,平时都要注意,比如,有贷款或使用信用卡时,要按时还款,避免逾期,如果发现逾期信息有误,要尽快向银行提出申请,及时纠正;不要把身份证借出或随意把身份信息提供给别人,一旦发现身份证被盗用,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,等等。